首页 教育 大学生生态教育的五个着力点

大学生生态教育的五个着力点

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

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应找准开展生态教育的着力点,全面把握生态教育的内涵和推进策略,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着力凝聚大学生生态教育系统合力

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教育的主体工程。从宏观上看,高校开展生态教育,就是要积极贯彻“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绿色大学”的本质是全面贯彻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绿色意识和生态文明的现代环境友好型大学。推进生态文明教育,高校要统一思想,强化顶层设计,在学校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环境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建“绿色大学”,为生态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应以学校为主体,注重加强与家庭、社会三方之间的联动,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合力机制,共同推进生态教育的系统开展。

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庭是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生态道德困惑要积极引导,交流看法。并从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理性消费等方面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

发挥法制在大学生生态教育中的保障作用。一方面,我国目前只是在相关法律条例中有涉及高校生态教育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国家可通过生态教育专项立法,从制度上对高校生态教育目标、内容、教育模式、方法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为高校生态教育师资培训、生态实践基地建设等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发展高校生态教育监督机制,有效解决生态教育的主体、运行、评价之困,从而推动高校生态教育取得实效。另一方面,人性的双重性是法律和道德功能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基础。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同时发挥道德和法律的调节作用,尽管生态教育主要属于道德的范畴,但必须以法制为保障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国家应不断建立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社会上一些单纯依靠道德约束难以奏效的严重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纳入法律规范的范围,通过法制约束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为高校生态教育的更好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着力构建大学生生态教育理论教育体系

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开展生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来实现。一方面,可以把生态教育寓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放进去。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为主旋律,注重教会学生如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遵守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而生态教育则把道德适应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类共存的对象,追求的是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以引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数量多、类型广,不同类型高校学科优势及专业特色各不相同,在生态教育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高校自身情况、类型与专业特色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生态教育通识课程或生态教育公共选修课,引导学生接受到较为系统的生态基础知识,加深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当然,由于生态教育具有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特点,高校任课教师也可以在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找到生态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生态伦理知识和生态审美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素养。但要注意不同专业课程渗透的协调和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片面,做到相得益彰。

丰富生态教育教学内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人类中心论”的桎梏中走出来,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实在的道德关系,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新的生态文明理念。从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态教育首先应包括生态道德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人文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生态道德教育重在生态道德理性的确立,从道德层面揭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规律,是一个从生态道德知识灌输上升到生态道德情感陶冶、生态道德意志锻炼、生态道德信念确立的过程,更加强调知行合一,培养生态道德责任感,更好地履行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践行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其次,生态环境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增加普及性生态环境知识,要用大量客观事实和数据使大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引导大学生树立“地球家庭”意识,了解地球的资源与生态,培养忧患意识和环境法制意识,从环境他律发展为环境自律。最后,生态人文教育旨在培养人们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自然的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类生态环境知识的教学来加深对生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唤起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着力营造大学生生态教育校园文化

建设生态教育的物质文化。校园生态文化重在突出校园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和物质载体,涵养学校教学、科研、生活设施、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物质条件。校园内的各种建筑设施,如校舍布局、场馆建设、校园绿化、各类建筑和园林小品景观等,大多包含着学校的历史、学校精神、办学思想等,具有形象性、教育性的特点。因此,整洁、温馨的校园环境,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又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以一种情境的氛围置身其中,促进其健康成长。

建设生态教育的精神文化。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具有传统性、地域性的特点,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通常由这所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以及班风等构成。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对师生具有强大的内驱力,有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品质和激励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符合时代价值要求的行为习惯。大学的精神文化既具有传统性的特点,又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的精神文化也需要体现出生态的价值要求,在育人理念、办学特色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到校风、学风、教风以及班风中,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共筑生态和谐。

着力强化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实践体验

强化生态教育实践。实践是教育的第一属性,生态教育是一种内含观念、知识、行动等多要素的教育过程,尤其需要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生态教育的发展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的禁锢,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大力建设符合高校学生生态环境知识学习需求的实践基地,与学校内课堂生态教育形成互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有助于学生将生态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要求素养,提升教育效果。

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生态教育不是抽象的理念,它所具有的丰富内容都与学生成长所面对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高校要注重生态教育的生活化,除学校建设的生态实践基地外,高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面向社会的生态环境宣传、护绿、生态体验、环境监督、生态考察等生态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向自然、走入社会,感受自然、认识社会,切身体会与感受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增强他们的生态危机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此外,生态教育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才能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精神困惑,实现从生态认知到认同再到行为实践的转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来看,通过生活感悟生活是生态教育的方式,为了更好的生活是生态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维护好宿舍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理性消费、健康出行等身边的具体事件做起,把生态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着力健全大学生生态教育保障机制

加强生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是高校生态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生态知识水平对高校生态教育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先,构建教师对生态教育的信念机制。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其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支撑教师自觉成长、主动担当的精神支持。教师对生态教育的理解与认知都直接关系到生态教育的实施效果。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生态课程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对高校教师进行生态知识系统培训,更新他们的生态知识结构,提升其生态意识、生态素养以及生态知识储备量,避免他们在思想上出现断层,满足生态教育的需要。具体来看,生态环境类专业教师拥有完整的生态知识体系,他们的生态意识与生态素养高于其他教师,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科研能力也高于非生态环境专业的教师,对此类教师的生态培训重点可放在人文科学类生态知识上,主要目的是增强他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有助于他们关于生态环境问题见解的表达。对于非生态环境类专业教师的培训,重点偏向生态知识结构的构建,强化对国家相关生态文明政策以及基础的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提高教师生态教育水平,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生态教育质量。其次,要引导教师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生态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生态践行能力。教师的生态践行能力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中的生态实践能力和日常生活中的生态践行能力。从事生态教育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多参加生态文明活动,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加入生态知识内容,于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

强化生态教育的制度保障。为保证高校生态教育的长远发展,应当建立健全高校生态教育保障与监督机制,从制度层面为高校生态教育提供保障,使其在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可遵循的法律规范。首先,加强生态教育的经费保障。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成立生态教育基金,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筹措资金保障高校生态教育的持续开展。另外,政府要发动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宣传号召社会力量加大对高校生态教育的资金投入,保障高校生态教育的开展。其次,建立高校生态教育评估机制。高校生态教育评估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生态教育教师以及其他从事生态教育的工作人员的状态和成果进行考核的主要方式,也是保证我国高校生态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一方面,相关部门可通过评估的方式对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监督,以评促建,推动高校生态教育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就高校内部而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生态教育实施方案。通过建立生态教育工作责任制,形成统一部署、分工明确、多头行动、各司其职的教育格局。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师生对生态教育的重视程度。最后,建立高校生态教育激励机制。发达国家为推动生态教育工作的进展设置生态教育奖惩机制,同时,设置实习奖金和奖学金,开展实习生、研究员计划,鼓励大学生和教师从事职业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教育人才交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就高校内部而言,要做好生态教育的总结,树立先进典型,对优秀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将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推广,进而以点带面促进生态教育效能的全面提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东北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dongbeirx.com/teach/494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