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殿红(左)将大米装箱。本报记者 王志强摄
□本报记者 韩波
“我们正开足马力抢订单,从春节前到现在的30天时间,合作社的五常有机大米在电商平台订单量飙升了五倍。”2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振兴村的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与种植户一同忙着大米生产加工的振兴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带头人于殿红,一边打开手机给记者看电商平台激增的订单量,一边兴奋地说,从年前忙到年后,虽然很辛苦,但紧锣密鼓赶订单让受灾村民信心倍增。这几天,村里开始组织村民修整加固500栋育秧大棚,为今年春耕做准备。
只要加油干,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这是风雨过后,于殿红内心的坚定信念。
振兴村位于贯穿五常稻作区的拉林河、牤牛河两大河流交汇处,是五常大米的核心产区。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五常市遭遇极重洪涝灾害,河流水位上涨,振兴村受灾严重。农田不同程度被淹,洪水摧毁需要重建的房屋达88栋。
于殿红冲在第一线,打头阵、挑大梁,带领村民齐心协力投入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村民在新建房里温暖过冬,合作社生产加工的有机五常大米一直处于销售高峰,受灾群众迎来安居乐业新生活。
于殿红说:“生活安稳了,大米生产销售火爆,受灾群众变得更有信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灾后第一时间,于殿红多方“化缘”,亲戚朋友、多年大米销售客户等都用上了,为全村受灾群众捐赠米、面、油、卫生纸巾、矿泉水、药物等,家家户户储备的物资可以用到春节后,让村民心里托了底。洪水退去,于殿红动员大家争分夺秒抢排内涝,喷施叶面肥,水稻损失从预估的五成减少到两成。灾后受损房屋损毁等级鉴定完毕后,于殿红带领村两委积极为群众想措施、定方案,全村88栋新建房同步开工建设,按照受灾群众的不同需求,联系了4支施工队,帮助村民对接拉运所需建筑材料,受灾群众在入冬前全部住进暖屋子。
村民杨百孝告诉记者,家里120亩稻田被淹,于殿红当时对他说,今年不行还有明年,一人不行还有大家。坐拥这片肥沃稻田,有五常大米这块“金字招牌”,未来就有希望。杨百孝振奋精神,一头扎进稻田里,抢回了大部分收成。
走进村民吕晶家的新房,浓浓暖意扑面而来。吕晶带着记者边看新房边兴奋地说:“房子地基坚固,墙体厚重,还加了保温板,铺了地热,自来水和室内卫生间都有了,生活质量比以前提升了很多。村书记帮助联系购买建筑材料、协调施工队,我们没操心,特别踏实。”
于殿红告诉记者,今年元旦前,合作社专门邀请了电商平台的直播团队来到村里,开设了一次五常大米的销售专场,网友回应热烈,下单量一路飙升。两个多月以来,合作社大米加工生产热火朝天,受灾群众在红红火火的氛围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于殿红告诉记者,灾后重建千头万绪,需要一个好带头人打头阵,不惧困难、坚韧不拔向前冲,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人勤春来早。记者在合作社育苗大棚里看到,一位种植户正在修整大棚里的设施和苗床。洪水过后,500多栋育苗大棚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去年秋后完成了抢修。随着天气转暖,种植户们已经开始完善农用设施修复,提早备春耕。
这几天,于殿红开始带领部分种植户查看合作社15000亩耕地情况,一一做好记录。
“地里的冰雪一融化,就要集合大家一起把洪水冲下来的泥沙层清理干净,有的地块泥沙堆积较厚,需要早动手,保证今年春耕正常插秧播种。”于殿红说,人在、地在,就有希望。今年开个好头儿,一定会迎来丰收好年景。(转载自黑龙江新闻网)